南宁8月4日电(黄永辉、徐丽英、林浩)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改革委4日介绍,今年以来,广西聚焦“硬互联互通”,加强交通建设基础设施;聚焦“畅通枢纽”,着力打造北部湾国际门户港;聚焦“软联通”,提升通道运行效率,聚焦“强产业”,加快通道与产业融合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图为北部湾港钦州港区集装箱码头,集装箱船正忙着装卸货物。赵冠雄摄
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
连日来,在广西钦州市灵山县九洲镇平卢运河马路枢纽施工现场,挖掘机和装卸卡车来回穿梭,在水道中挖掘、搬运土石方。该枢纽是平卢运河第一个梯级枢纽。通航建筑设计为双线船闸。最大设计水头(即水位差)29.6米。设置三级节水池。是世界上最大的内河节水船闸。
图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骨干工程——平卢运河施工现场。李熙浩摄
全线开工以来,这样密集的作业场景在平卢运河沿线随处可见。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西部陆海新通道重大项目累计完成投资353.79亿元。其中,港口枢纽方面,广西建成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9号、10号泊位。铁路方面,黄通至百色铁路、合浦至湛江铁路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获批,南贵高铁进入全线拉通试验阶段。公路方面,巴马至凭祥高速公路建成通车,G72全南高速公路桂林至柳州段改扩建等高速公路项目建设加快。
图为桂南高铁联调联试现场。徐天宝摄
民航方面,南宁机场T3航站区及配套设施建设已全面启动。南宁吴圩国际机场空侧转机中心工程、南宁吴圩国际机场T1航站楼国际旅客到达区及集中生活设施工程已于6月6日竣工,月底通过竣工验收南宁机场改扩建工程已完成总投资25.4亿元。
物流设施方面,南宁国际铁路港电商物流区竣工交付、中新南宁国际物流园安洛斯南宁智慧供应链综合产业创新港项目建成投入运营、柳州铁路港口等物流枢纽平台建设加快推进。
渠道物流规模持续快速增长
随着沿线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运输能力的不断提升,连接北部湾与西南、西北、中南的西部新陆海走廊已成为我国货物运输的重要通道。中西部地区。
今年上半年,北部湾港完成货物吞吐量2.1亿吨,同比增长15.6%,集装箱吞吐量360.74万标箱,同比增长13.98% 。保持快速增长。“以更短时间、更高效率连接中国与东盟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正在加速建设。从东南亚进口的大米、山竹、百香果等都是新通道运输的常见货物。重庆新能源汽车、广西螺蛳等粉也通过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销往世界各地。”中铁南宁局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为一列海铁联运列车缓缓驶出钦州港。刘世旭摄
针对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短板,广西制定了《广西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2023年工作要点》、《北部湾港集装箱海铁联运一体化建设运营方案》等一系列工作方案,着力解决通道开发问题。
数据显示,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已覆盖我国17个省份61个城市的118个车站,通达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的200多个港口。
渠道建设全面提质增效
近日,文莱摩拉港至广西北部湾港集装箱航线正式首航。我国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地区和东盟东部增长区(东站片区)有了新的“贸易大动脉”。
今年以来,广西围绕交通、物流、贸易等领域,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进一步清理规范航道运营收费和港口收费清单,优化调整边境口岸货物交接模式,推广“药食同源”品种由14个扩大到28个,有效降低企业综合物流成本。继续深化海关应用“直吊直装”、“先放行后查验”、“批量转关”等通关改革,不断缩短货物全流程通关时间。
图为一批重2.18吨的越南鳙鱼从凭祥农药交易所入境。庞立建摄
同时,广西党政代表团访问越南、新加坡、马来西亚等通道沿线国家,务实推进通道国际合作。广西有关部门赴云南、贵州、内蒙古、新疆等通道沿线省(区、市)进行沟通对接,扩大沿线货物供应,提高通道质量和效率。
新航线的开通、贸易量数据的突破,成为西部陆海走廊建设实效的具体体现。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广西将全力加快一批干线铁路、高速公路、水运设施、航空枢纽建设,确保完成投资700亿元全年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继续拓展北部湾港航线服务网络,确保北部湾港集装箱吞吐量达到800万标准箱;培育新能源、水果、农副产品等冷链和外贸货源,确保全年开行海铁联运班列9000余列。
图为南宁安吉南宁至百色高速公路改扩建工程一期工程沥青摊铺及交通安全施工完成。赵嘉敏摄
围绕渠道、产业、贸易深度融合发展,广西还将重点发展以石化、粮油、新材料、新能源、航运服务等产业为主导的临港产业集群;重点引进航空制造、航空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和电子商务等空港产业;推动东兴、凭祥、百色等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加快发展,加快边境经济合作区建设。 (超过)